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

读后感/2022-09-14 05:49:20

闲暇时读毕东野圭吾的小说《虚无的十字架》,竟然讨论的是【死刑存废】的问题。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2000字

东野圭吾的《虚无的十字架》,貌似简单的故事却让人心情沉重。

因犯杀人罪而被判无期徒刑的蛭川在假释期间,仅仅因为吃的问题杀害了八岁的爱美。爱美的父母中原和小夜子在蛭川被判死刑之后,失去了人生目标,二人的婚姻也以离婚告终。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小夜子致力于反对死刑的废除,在采访有偷窃瘾的沙织时,竟意外得知二十一年前沙织和史对自己亲生孩子所犯的罪行。史也的岳父作造为了掩盖史也的罪行,将小夜子杀死。

中原在揭露真相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杀人者的日子并不好过:史也挽救了怀有身孕想要自杀的花惠,将孩子当做自己的亲自儿子抚养;在儿童医院工作的他挽救了一个个幼小孩子的生命,减轻他们的痛苦。而沙织因心里内疚,一次次的逼迫自己,最终堕落,成为一个偷窃者。

故事的主题不难理解:要不要废除死刑和凶手被判死刑后遗族的心理问题。作为遗族的小夜子是坚决反对废除死刑的,“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就像在她的手记中写的“只要杀人就判处死刑——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这个凶手再也无法杀害其他人”。但是当似史也这种背负着心灵的十字架前行的事发生,作者却给出了另外的结尾:孩子的尸体找不到了。这也许代表人终究无法做出完美的审判。

日本死刑的废除与否,命题很大,但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相通的,我想从孩子的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爱美被杀案中,八岁爱美的死让人痛心。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知道要有惨案发生,作为专职家庭主妇的小夜子绝对会去附近超市时带上爱美。但是人生没有如果,时光也不可能倒流,就算时光可以倒流,爱美躲得过这次的危机,能躲得过下次的危机吗?作品中也说小夜子认为“带爱美一起去买菜很麻烦。反正一会儿就回来了,之前也曾经多次让爱美短时间独自留在家”。能将八岁的孩子独自放在家里一次,就是独自放在家里第二次,只要不出事,就可以独自放在家里无数次。其实,就到底就是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不到位,虽然这样说有点残忍,但是没有要为凶手开脱的意思,只是个人觉得小夜子的确要对爱美的死承担一定的责任。

前段时间倪萍主持的《等着我》中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在寻找失散的儿女,细听原因,有很多是孩子自己走丢或被人拐卖。为了找到因自己一时失误而丢失的孩子,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家庭为此付出巨大的钱力和精力。新闻中经常看到几岁的孩子从几层的楼上坠下,多数也是因为要外出一小会儿,认为短时间会回来,孩子在睡觉或自己玩,没有问题,哪想会发生意外。只要父母的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充分的估计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有些意外完全可以避免。所以父母应当承担起监管的责任。

不要说告诉孩子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不要接电话;有人敲门或是按门铃都不要应门;窗帘要拉起来;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如果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一定要在原地等待等等,但是到了实际生活中,心理和心智的不成熟,加上陌生的环境与人群,有几个孩子可以真正做到平时家长和老师们的要求。有人试验,一小会儿的时间就可以成功“诱拐”四十多名小朋友跟他离开。当然这不是说安全教育不重要,而是说在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能加上安全实践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

史也和沙织杀子案中,我们应当反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哪些缺失。沙织懂事以前母亲就因罹患脑肿瘤去世,父亲洋介因忙于工作和沙织较为懂事,对沙织的教育日益减少。史也作为一个男孩子,青春期的迷惘好似也没有父亲给予及时疏导。因此,当洋介将“家渐渐变成只是睡觉的地方而已”时,沙织家就为二人的初尝禁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沙织怀孕后,母爱的缺失和父亲的加班次数的增多,让沙织思想上和生理上的问题无处可诉,只能默默承受;而作为学校的老师,虽然发现了沙织的怀孕,“但可能故意假装没有察觉,很可能觉得反正学生快毕业了,避免引起麻烦。况且当时的班导师又是男老师”,而“一部分人注意到了,担心万一事情曝光,会影响学校的风评”,种种原因,让沙织生下了孩子,却在生下的那一刻和史也亲手将他杀死,埋于树海。正如史也自己说的“当年做了蠢事,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但担心被骂,担心对方会和自己分手,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将来,却用了最不明智的方法。甚至为了帮助史也掩盖二十一年前的罪行,史也的岳父将小夜子杀死。

如果当年的洋介不那么热心于工作,能对沙织多一些关心,哪怕是观察也好,小夜子就不太可能会生下孩子;史也在得知消息后能及时告知双方父母,悲剧也可以避免;老师或同学能及时进行干预,而不是“漠不关心等于在背后推了一把”,即使生下孩子也不至于杀死。所以,父母们在自以为给孩子们挣得一片丰厚的物质生活时,能不能关心一下孩子们心中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学校在关心自己名誉时,能否关注一下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否关注一下情商教育。毕竟现在的社会,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社会比学校复杂,人与人的沟通就更加重要。

总之,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我们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平安的成长。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才有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平安的成长!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2000字

罪与罚是个横亘人类历史的话题,弥漫了整个人类发展历程。然而惩罚真的能减少犯罪吗?这个讨论一直在进行,我不知道答案。

前段时间因《虚无的十字架》如火如荼的占据着各大电商的榜单前列,于是决定一看。书的腰封上写的是:《白夜行》后,东野圭吾最刺痛人心的代表作。虽然没看过《白夜行》,但是完全没有阻挡我对十字架的好奇。十字架在书中是什么?为什么是虚无的?

文章的开头异常的平淡,一个个的凶手自首、认罪,在阅读时感到的愤懑----难道故事就这么结束了,难道只是在探讨杀人罪给遗族(被害者家属)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以及遗族与审判机构对于法律适用判断的不同?不,文章远不止这些,随着看似不相干的人的粉墨登场,对死刑的存废开始思考,对究竟什么才是赎罪进行思考,对死刑与赎罪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十字架进行思考。

东野圭吾通过三个故事、简单的十几个人将对死刑的思考表达出来。第一个是关于小叶子八岁女儿的死亡,是蛭川的第二次抢劫杀人。这个无辜女孩的死亡是蛭川出狱后为了生存的牺牲品,或者说是蛭川在监狱中不但没有改造悔过,出狱后反倒更加的容易犯罪的表现。这个结论在小夜子痛失女儿后,通过调查、数据收集进行了论证----杀人抢劫后再次发生此事件的概率大大提高,这是对审判时将"被告人具有悔过表现"作为减刑依据的否定,也是对被告人因为在监狱中表现良好、悔过明显,提前释放的否定。故事讲到此处,仿佛是死刑有了结论----为防止此事件再次发生,不让悲伤再出现,只有让凶手死去,除去后患。然而,蛭川在从开始想要争取无期徒刑、想要生存到后来接受死刑,心态上转变为死刑是他的解脱,他的淡漠仿佛是对死刑作为刑罚的否定,罪犯没有觉得那是惩罚,也没有思考过赎罪,这时的死刑是虚无的,甚至是被告人情愿看到的。再者,遗族也没有从死刑中获得解脱,小叶子与道正在杀害女儿的凶手被判处死刑后,夫妻两看痛苦,分道扬镳,仍继续生活在心痛中。

第二个是小叶子的被害,町村为了女儿花惠,为女婿掩盖二十一年前的罪行,将其自认为会揭露女婿的小叶子杀害,后自首并自认抢劫杀人。在被害人小叶子年迈的父母希望可以参加到庭审中并请求判处死刑的情况下,作为前夫的道正参与到案件中,并积极的收集小叶子多年的调查、采访、收集的数据和手稿,希望可以将小叶子在女儿遇害后所做的对死刑及对被告人进行刑罚的思考表达出来,但是故事的发展超乎想象,正是道正的参与及调查发现前妻小叶子被害远远不是町村自首那么简单,里面牵扯到二十一年前的另外一宗杀人案,但是这真相并没有让小夜子的父母宽慰,杀害女儿的凶手有了为自己女儿的幸福杀人的动机。"与动机无关,无论基于任何理由的杀人,遗族无法远离伤痛,他们依旧希望能判处死刑。"也使得道正开始思考,死刑真的可以惩罚到罪犯吗?什么才是真正的赎罪?

第三个故事在小叶子被害的调查中被牵扯出来----二十一年前,年轻的中学生史也与纱织,因惧怕而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年少犯下的这一错误,随着孩子的埋葬,两人感情走到尽头,并且两人为此背负二十一年的十字架----史也在树海悼念孩子时遇到被负心汉欺骗怀孕想要自杀的花惠,以娶她并抚养她未出生的小孩作为一生的弥补,而沙织二十一年来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活在世上,没有资格再做一个母亲,觉得自己只配吃偷来的食物并染上偷窃瘾,通过不断偷盗进监狱然后惩戒自己。

随着小叶子被害真相浮出水面,史也二十一年前的秘密曝光于世面临作为杀人凶手被处罚,东野圭吾借花惠之口探寻什么是赎罪,史也和花惠结婚,善待花惠的流氓父亲,做儿科医生,这与抢劫杀人后淡漠的蛭川(杀害小叶子女儿的凶手)、与为了自己女儿幸福杀人的町村是不是更多的表现出悔罪、赎罪,是不是应该与蛭川、町村受到不一样的惩罚?到底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十字架?这沉重的赎罪十字架相比那虚无的死刑十字架,到底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当我们知道这些凶手已经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的时候,已经在赎罪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要再让他们背负十字架?刑罚、监狱那虚无的十字架并没有起到救赎遗族的作用,也没有使罪犯悔过,赎罪的改变是由罪犯自身发生的。那么死刑及刑罚的意义在哪里?文章留下开放式的结尾,带给读者以思考。

东野圭吾这本书,于其说是推理小说,不如说是借此来引出一个个社会现象的思考,关于死刑,关于赎罪,关于遗族(被害人家属)。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2000字

东野圭吾的书总能让人意犹未尽,看似平淡的内容却总是环环相扣,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章会埋下怎么样的伏笔,也无法知道下一章会给你提供什么样的线索。并且看完之后总会让人不由的去思考书中所要阐述的哲理性的东西,《解忧杂货店》如此,《白夜行》如此,《虚无的十字架》亦是如此。

《虚无的十字架》主要讲述了中原道一和妻子滨冈小夜子在爱女被入室盗窃的匪徒杀害之后努力争取让匪徒被判死刑,但这个过程中法律的“宽容”让他们觉得很受伤害,最后匪徒因为嫌麻烦放弃了上诉而被判处了死刑。但小夜子和中原都觉得无法再在一起了,因为每次见到对方都总能想到女儿的枉死,所以两人离了婚。可是离婚后没几年小夜子也被杀身亡,中原在整理小夜子的遗物时发现离婚这些年小夜子作为自由撰稿人一直在致力于提倡死刑,小夜子采访了很多人,收集了很多资料也整理了很多数据。因为他们女儿的死让他们都明白如果杀人凶手还活在这个世上,哪怕是在监狱里对于被害人的家属而言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然而小夜子却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惨遭杀害。她因为采访有偷窃瘾的女人而接触到了井口沙织,从井口沙织口中得知了她的过往,原来井口沙织有偷窃瘾是因为心理原因,她在中学的时候和男友仁科史也偷食禁果而怀孕生下了一个孩子,两个人都是学生,这个孩子当然是不能要的,所以两人在孩子生下之后就将其捂死了,井口沙织和仁科史也最终因为心理原因分手了,但这件事却一直折磨着她,所以最后她染上了偷窃瘾,她觉得自己只配吃偷来的食物。小夜子觉得即便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也是一条人命,杀人就应该偿命,所以她劝井口沙织自首。后来她又想办法找到了仁科史也,想要劝仁科史也自首,但这件事却被仁科史也的岳父听到了,仁科史也的岳父不希望仁科史也坐牢所以杀了小夜子灭口。最后真相被中原找到,但他没有像小夜子那样劝仁科史也自首,而是让他自己选择。故事的最后仁科史也和井口沙织都去了警察局,但由于警察在他们当年埋葬婴儿的地方没有找到残骸,所以很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而判两个人无罪。

故事的最后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定论,到底杀人犯是否应该被判死刑。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日本死刑是非常少的,一般都是对有多重命案的罪犯才会执行死刑。而死刑在判决后也有漫长的上诉程序要完成,即便用尽所有上诉机会,还得由法务大臣签署执行令方可执行。而多数法务大臣因为政治主张或其他 个人的原因,普遍不愿意充当刽子手的角色,拒签执行令,从而导致日本国实际执行死刑的案例非常之少。正如文中杀害中原道一和滨冈小夜子女儿的罪犯在此之前便杀过人,他在杀他们女儿的时候正是在假释期间,所以小夜子认为将杀人犯关进监狱根本就是虚无的十字架,起不到任何改造罪犯的作用,他们假释期间或者出狱之后因为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所以还是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小夜子写的稿子里面坚持认为杀人犯就应该被执行死刑,他们是不会真正的忏悔和改过自新的。

然而文中的仁科史也却因为当年那个错误的“命案”努力当了一名儿科医生,救了很多身患重难症的儿童,甚至救了被男人欺骗而怀孕后准备自杀的花惠,并将花惠的儿子视如己出,对于花惠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也认真照顾,这才导致花惠的父亲听到小夜子要仁科史也去自首后要杀了小夜子,因为他觉得仁科史也是正人君子,他当医生救了那么多孩子,给了他女儿和孙子幸福,也愿意照顾他这个“人渣”,他觉得仁科史也不应该被送进监狱。

作为读者,作为局外人我觉得他们有自己的道理,当时在看到杀害小夜子女儿的罪犯的律师为罪犯辩护不应该被判处死刑的时候,我也同样感到伤心和愤怒。这样一个残忍的杀人犯,并且已经不是第一次杀人了,为什么还要为他辩护,为什么还要保住他的性命?那对于被他杀害的人以及被害人的家属而言会是多么大的伤害?可是看到仁科史也的岳父说,即便仁科史也和井口沙织杀害了那个刚出生的婴儿,但也没有伤害到其他人,真正的受害者除了那个婴儿其实也只有仁科史也和井口沙织他们两个人,而且因为那个孩子的死,仁科史也救了更多的人,包括他的女儿和孙子并让他们过得很幸福,他的这种赎罪比在监狱里关着或者直接判处死刑更有意义。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所以最后的结局很耐人寻味,仁科史也岳父的律师因为觉得他杀人是为了隐瞒女婿的罪行,有酌情减轻量刑的余地而精神大振。仁科史也和井口沙织虽然自首了,但因为找不到婴儿的骨骸,所以很有可能会因为无法证明他们杀了婴儿而不会受到刑法。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触便是很多的道理,很多的事情都不是单纯的对与错、黑与白,就像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五颜六色一样,是不可能用单纯的某种颜色来定义的。很多事情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各人有各人的经历,所以有些执着只在我们自己这里有意义,与别人而言,甚至可能是负担。

相关文章:

1.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2000字

2.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2000字

3.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2000字-读友吧

4.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000字

5.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 读后感 读书心得 书评】-读友吧

6.东野圭吾: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读友吧

7.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000字

8.《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000字范文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2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