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简史读后感3000字左右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今日简史读后感3000字左右范文

读后感/2022-08-17 19:06:07

《今日简史》这本书单看标题就让我感触颇多,“今日”的故事或在进行或未发生,怎么就已经成为“历史”,开始立传了?其实不然,历史一般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实,而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溯过往,我们会发现历史亦是一种对当下的映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今日简史读后感,希望喜欢!

今日简史读后感3000字

当今世界欲纷乱,特朗普应属头功。

特朗普一会儿大开贸易战,一会儿退出世界环境大会,一会儿扬言退出“世贸”,翻云覆雨,谁都不知道他下一秒要制裁谁,要干什么。英国铁了心地走在退出欧盟的路上。“伊斯兰国”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把这些现象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世界正在渐离多边主义转向单边主义。背后更深度的原因,是西方世界正面临持续衰落的危机。

这次西方世界能再次化解危机重新走上坦途吗?世界是否从此开启了单边主义和分裂模式?未来世界会向何方?

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今日简史》中写了三大章节,预测未来国际政治和世界文明的走向。

作为一名历史学者,作者的眼光显然大大超越了众多鼠目寸光、为眼前利益忙得不亦乐乎的政客。

历史是有内在逻辑的,只是局中的人很难看清而已,局中人难以摆脱现实的诱惑和困扰。历史的哲学观试图解释历史的逻辑性。

一.人类文明没有DNA

作者首先提出当前叙利亚内战、"伊斯兰国"的崛起、英国脱欧、欧盟不稳最主要是因为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发生冲突所致。

西方想把民主人权引进伊斯兰国家,促使伊斯兰世界发生了激烈的反抗。而一波穆斯林移民潮,加上伊斯兰恐怖袭击,则让欧洲在纠结是否该放弃多元文化的梦想,转而支持排外的地方认同。

一直以来主流思想认为,人类历史分成不同的文明,不同文明的成员有不同的世界观,难以兼容。不兼容的世界观,造成了各文明之间的冲突。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人类文明和动物的社会系统难道是一回事儿吗?

作者断然否定。

黑猩猩和大猩猩的社会系统几十万年一直没有什么改变,这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然而人类群体的社会系统并非由基因决定,稳定性很少能持续超过几个世纪。比如,文明、伊斯兰文明、犹太文明等等,在几百年间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赫拉利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类)文明没有DNA。

大致意思是说,历史上人类文明即宗教、政治、文化、语言等等,最初只有一个出处,然后逐步分裂成无数。达一定峰值后,再往后又逐渐融合,最终人类文明将归于统一。

这点与动物有巨大差异。动物物种常常会分裂,但从来不会融合。大约七百万年前黑猩猩和大猩猩本是同一个物种,后来分裂成两个族群,从此各自演化越走越远。物种一旦分裂,就再也没有回头之路了。

人类呢?人类部落的大趋势则是随着时间不断的聚集成越来越大的群体,现在德国人是由萨克逊人,普鲁士人,施瓦本人和巴伐利亚人融合而成。法国人则是法兰克人,诺曼人,布列塔尼人,加斯科人和普罗旺斯人组合而成的。英国人由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融合而成。

作者认为,虽然现在英国人闹着要分家,但是不太远的未来,德国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将必然融合成统一的欧洲人。

历史的大方向十分明确。

我们站在一个历史或人类学的高度就会发现,一万年之前,人类已分裂成无数个孤立的部落。然后每过一千年左右,部落就又融合成越来越大的群体,独立的文明越来越少。到了最近几个世纪,剩下的几个文明已经越来越加速融合成全球文明。虽然在政治制度和文化上依然可能有区别,但整体上的统一进程并不会被动摇。事实上,有些区别必须先有总体共同构架才能存在。例如在经济上,必须人人都在一个共同的市场里,否则就不可能有专业分工。

无论未来会有什么变化,等待我们的将是越来越趋同的文明,而不是区别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文明之间的冲突纷争。

不要忘记,我们面对21世纪的挑战,将是全球层面的,也是危及地球和全体人类的。

气候变化、能源递减、就业危机,同时计算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速发展等带来的超越可控趋势等等,这些事态的发展和冲突,将促使人类更加相互依存,抱团取暖。

目前,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的走向,将只是

一个微小的历史插曲或细微波澜而已。

虽然人类距离形成一个理想和谐社会还很遥远,但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必须紧密合作,

才能在未来世界存活下去的全球文明统一体。

二.对民族主义的解剖。

作者对民族主义的尖锐解剖,实在是有现实意义。

作者认为,民族主义根本不能解决世界以及每个国家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问题。逃避现实和自保,到头来会让人类和整个地球生物圈陷入更大的灾难。

民族主义并不是一个人类自然而永恒的部分,也非根植于人类生物学。几十万年前,我们祖先的生活形态是小型、亲密的社群,人数不超过几十人。所以,人类的基因使我们很容易对小型的、亲密的群体产生忠诚感。但是要让人类对几百个或者是百千万个陌生人产生忠诚是不自然的。事实上,这样大规模的忠诚也是在近几千年才出现的。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这几乎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人类之所以创造国家这种共同体,是因为遇到了任何小部落都无法独立应对的挑战。

作者举了他自己的例子。他对自己八百万个的绝大多数从未谋面,未来见面的机会也不大。然而却能对这种形象或群体还有一种忠诚。这种能力并非遗传基因,而是一项历史创造的奇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和以色列国家组织打造了一套庞大的体系,包括教育,各种宣传品和飞扬的旗帜,以及国家安全、健康和福利制度。

和民族主义不同,温和的爱国主义一直是人类创造的最有力的概念之一。例如,德国,瑞典、丹麦等和平繁荣及自由国家的人,都怀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但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欧盟。反而是阿富汗、索马里、刚果等国家是极端落后的国家。可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并不矛盾,起码在相当长时期内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问题在于爱国主义一旦走向极端,就会成为盲目的狂热的国家主义。在这样的国家里,人们相信自己的国家独一无二,自己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其他国家或者其他人对自己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出现暴力和战争。翻开19世纪到20世纪初这段历史,我们就能解读民族主义,在这一段时间对人类造成巨大的战争伤害。

到了1949年世界发生了变化。两次世界大战时,人们开始冷静的反思,因此,冷战期间国际政治走向更为全球化的方向,冷战结束后全球化似乎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浪潮。

当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将完全抛弃民族主义政治的时候,近年来民族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向。

俄罗斯、印度和中东国家也是如此了。各地的民众开始认为全球资本主义冷酷无情,再加上担心未来国家健康教育和福利制度无以为继,于是又开始转向民族主义的怀抱来寻求安慰。

特朗普的一句美国利益至上,正在毁坏人类包括美国人自己从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全球化和越来越紧密

的国家间合作。孤立主义、民族主义显然是为保一国之短期利益、牺牲全人类包括自己的长远利益,实属饮鸩止渴之举。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正面临三大危机。核战争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科技破坏危机。

人类克服种种困难好不容易建立起国际组织来阻止核战争,而不负责任的民族主义,很可能破坏抑制核战争的安全阀。

如果说核战争只是未来的可能,那么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破坏则是当下的进行时。

地球微妙的生态平衡历经几百万年甚至更久远才形成。而人类的农业、工业、城市存在仅区区数千年,在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对地球和人类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和破坏。根据目前最精确的科学预测:在未来二十年中,如果人类不能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地球温度就会提高2C。后果将是冰盖消失、沙漠扩大、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更频发,不少地区的农业、城市、居住环境会遭到很大破坏。事实上,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降反升。

人类面临的第三个挑战:科技破坏的挑战,将是更加危险和难以把控的。

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这三大危机,哪一个对人类都是致命的。它们还可能联起手来。比如面对生态环境危机造成的严重的粮食、居住环境危机,如果人类会不计后果地研发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那些不可控的基因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就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破坏,也可能是人类毁灭性灾难。另一方面,在科技发展中落后一方,可能会孤注一掷地发展核武器来平衡自己的劣势。

在特朗普、特梅雷莎引领下渐成燎原之势的单边主义、民族主义能面对三大人类危机吗?作者警告我们:选择本国利益至上、民族主义至上不仅不能拯救自己,更将使人类遭遇比一战、二战更为惨烈的大灾难。

单边主义和民族主义浪潮,当下虽然猛烈得令人担忧。这只是因为局中人被现实的困惑或诱惑困扰。但用历史的眼光稍微往远看一些,面对如此高速发展的科技革命浪潮和地球大气生态以及能源危机,当下单边主义和民族主义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小小的曲折而已。

人类社会更广泛的、紧密的融合,并最终成为同一体是人类历史的归属,这应当是历史的逻辑趋势。

反之,人类将可能更快走向消亡。

历史学其实也是未来学。

今日简史读后感3000字

《今日简史》虽然在说今天发生的事情,但关心的却是未来。旧的世界秩序正在被挑战,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如何迎接当前人类命运的挑战,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问题。正如默克尔在2019年新年致辞所说,现在全世界正在被美国总统特朗普、英国脱欧事件代表的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所困惑,难道人类社会在世界二战后建立起来的新秩序也最终仍被新的民粹主义所替代,难道人类社会又可能重回民族孤立、互相攻伐的暗黑年代。德国作为哲学家的故乡,默克尔对当前欧洲的担心不无道理。

自由主义是一个关于普通人的故事,但是科技正在颠覆自由主义,试图把未来变成生化人、网络算法的世界。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会改变人的思想,通过优化算法,科技可以控制人心,让人类再无自由可言。人工智能抢走人类的工作,使社会形成庞大的无用阶级,而小部分精英通过生物革命改造自己的身体,进化成为智神,人类的不平等升级为两个物种之间的不平等。人类正在失去自己的旧故事,而新的故事还没有到来。

以自由主义构建的世界观存在诸多漏洞,各国应该怎么坚持自己的特色道路,携手迎接未来人类命运?每一个普通人,由于案牍的事务太多,我们很难有闲暇时间考虑这样的问题。当稍稍能挤出一点时间,可能就在喝杯咖啡的时候,一想到世界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正在潜移默化可能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时候,人们不禁有一种莫名的焦虑。

《今日简史》的作者尽管没有提出应对这些挑战的答案,但是,它却明确告诉我们,当下人们的焦虑可能源于某种人类对未来世界的不明确性,我们是否能坚信着,只要人类的同理心仍在,我们还是能够携手共同合作和面对这些问题,共同编写属于人类未来的故事,这也是作者最想要说的,也是每一个人从书中所得到的收获。

今日简史读后感3000字

读完了尤瓦尔赫拉利的这本著作《今日简史》,这本书是在作者前俩部著作《人类简史》和《未简史》的基础上对人类命运的走向做了一些预测与分析,反思了当下全球人类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结合正在创造人类社会新的故事序,理想的幻灭,旧的故事倒塌只是时间问题,从而折射到现实社会中则是:AI与智人隐性竞争的结果就是未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大数据的高度发展和深入应用会产生数据霸权和社会公平的矛盾,未不同国家的主体都会面临新的政治挑战,自由与平等的议题争议:谁该拥有数据。从而导致全球新的政治挑战,不过这会不断驱使人类明走向世界大同,国族主义已经无法单一解决社会问题,新的无国界社群组织会重构部落再起,这是人类生物属性的价值体现。

宗教作为人类明发展的催化剂会依然延续下去,只是形式会做新的调整,因为人类的精神世界依然需要一片沙漠里的绿洲。科技具有俩面性,在AI时代里,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战争依然存在,人性的贪婪必然造就新的压迫与反抗。

地球不是绕着人类转,曾经的地球是由恐龙主宰,然而现在呢,只是物种转换了角色而已,难道还会有人类之外的角色替代智人,答案在上帝那里。科技颠覆会产生绝望与希望,所以人类依然要谦逊,在没有达到移民火星的星际穿梭之前,地球生态的好坏影响着人类后代的发展。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spaeX之父埃隆马斯克,他人生的最高目标则是做着人类大规模移民火星的庞大工程,海上火箭回收技术已经成为现实,马斯克的火星之梦代表了人类在星际旅行上已经踏出了坚实的一步。未不要妄称神的名义制造人类自己新的道德困境,在当下世俗主义社会里,要面对不完美,后真相时代依然需要虚构的故事建立合作,智人本身就是一个后真相物种。

未不是科幻电影,我们都会直面一个无法逃离的母体,意识和智能在新科技面前不再混淆,心智是可以被科技操控的,《帝国》的电影场景会真实再现于人类社会,没有真实世界,母体之外还是母体

教育是改变中唯一不变的事,传统与未只是时间线上的一种人为界定,知识无疆界。人类依然会面临新的生存问题,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会用语言和字继续编织新的故事,自由主义不再是人类明的核心议题,心智和大脑是俩个议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自己,迄今为止我们对自身意识的了解仍然一无所知,禅修只是一种最基本的辅助工具而已。

建议读完赫拉利的《未简史》和《人类简史》之后阅读此书会有一个思维层次上的认知连续性,也比较容易理解此书里作者的一些观点和思考。也许有人会感觉这本书内容不精彩,你要明白这不是小说故事,而是作者的一些人生思考和对人类社会议题的一些分析探讨。精彩在他的《未简史》和《人类简史》已经深有体现。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2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