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读后感1000字以上

悦读网-读书,分享!

《历史的天空》读后感1000字以上

读后感1000字/2022-06-18 23:00:39

《历史的天空》的主人公姜梁必达早年大名梁大牙,因逃避日军追杀到凹凸山投奔国民党军,阴差阳错闯进了八路军的根据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历史的天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的天空》读后感篇1

《历史的天空》是朋友推荐给我看的,我看这个书名起的不好,太大了。写个中华民族502019年的兴衰史,起这么个名字还不错。其实书还是很好看的,书中的主人公叫梁大牙,就是写的他的一个成长历程,还不如叫“梁大牙自传”呢。

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叫“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成败”。想必书的作者是同意的。因为在书中,不论时空怎么变化,几个主要人物都按照自己的性格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从抗日到革命,他们的成败都决定于他们自己的态度。看了这本书我感觉到,不是社会改造人,也不是历史造就人,一切都是由自己的本性决定的。就是毛主席说的: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梁大牙之所以能从一个米店的伙计成长为一个大军区的司令,当然跟领导的栽培,党的教育分不开。但是他自己身上具有的几个潜质,最终决定了他的成长。首先他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自己认准了就坚决的干。他很能干,工作都是一流的,仗打的也精,立了很多功。这是基础,不然就凭他那么多的缺点,早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

梁大牙还非常善于学习和思考,特别是考虑问题很深入,想法与常人不同却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随着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他的正确,他的个人威信也越来越高。梁大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与时俱进”。

他总能根据需要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发挥自己的特点长处。就像他为了东方闻音的一个玩笑就敲掉了自己的大牙一样,他的错误改正的又坚决又彻底。所以每次他的行为总能使当初反对提拔他的人无话可说。

梁大牙成功的最根本的一条,我认为是他善良正直的本性。这一点恐怕是所有中国农民的写照。不管他们有多么狡猾,多么自私,多么没文化,但是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给他们善良和正直。梁大牙一直被人反对着,他有多次咸鱼翻身整治对手的机会,但是他从来没有报复过别人。他善于把过去的恩怨丢开,投入到更高一级的斗争中。

一本好书,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引人入胜。然后塑造几个血肉丰满的人物,真实可信。然后再辅以准确优美的文笔,就可以使人爱不释手了。

但是我不喜欢书里面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当东方闻音离开梁大牙之前,干柴烈火居然没有燃烧,不符合梁大牙的性格,虽然梁大牙追求真爱,但他的退缩不符合他敢作敢为的性格和他的文化背景。这是作者太爱惜自己心目中的人物了,想尽量塑造的完美一些。殊不知这样的“完美”反而是对人物形象的损害。还有就是书的最后,Y国军事代表团到家里吃饭的一段,非常虚假。

作者是想借这段故事引出梁大牙要辞去大军区司令的职务,让给年青人来干的想法。但是作为封疆大吏,60多岁的将军,怎么可能在家宴中演出这么一出闹剧?当然,这只是我自己不喜欢,作者可以说,这就说明梁大牙就是梁大牙啊!他改不了啊!

刚看了一遍,就说了这些,主要是为了搪塞朋友。如果有时间再细细的阅读,说不定会得出相反的理解。正是: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历史的天空》读后感篇2

终于读完了徐贵祥的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我不免长出一口气。在作者无懈可击的叙述中,小说中的疑团一个个浮出水面,我心里暗暗叫绝,小说的布局似乎天衣无缝。其中精彩的情节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复杂的故事情节在我脑海里留下完整的构架,不能不说自己读得犹为仔细,现在的我有一种言说的冲动。愿与大家共同探讨个中滋味。

故事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介草莽梁大牙在投国名党的路途中阴差阳错地碰到了由杨廷辉带领的八路军,出于对八路一个姑娘的喜爱就扛起枪成了凹凸山的土八路,他经受层层考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由一个浑身充满匪气的粗野汉子最终成长为具有高超战争指挥艺术的高级将领。

小说中有许多内容是值得推敲琢磨的,包括梁大牙作战经历,在“纯洁运动”和“革命”中受到迫害以及他的爱情经历等等都令人回味无穷。

我首先要讲的是梁大牙的作战艺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他作战是机动性的,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搅得汉奸和日本鬼子心神不宁,他们还真把他梁大牙当阎王爷了。这里就颇似《亮剑》中的李云龙了,他哥俩在这一点还真能尿到一个壶里去。虽然梁大牙没有学习过正规的战术理论,但他在作战方面非常自信。他就是这样一人,大字不识几个,却知道文化的重要性,比谁都渴望进步。

即便有时他满口脏话,但总是最真诚的,他率真的性格,冷不丁的幽默常能博得我的一笑。小说语言无疑是成功的。

再谈,他梁大牙重情重义,在原则上不出问题,但在小问题上也难免犯一些错误。这样塑造的人物才是真实的。有时一身匪气的梁大牙难免受到他人的排挤,像张普景、窦玉泉、江古碑、李文彬对梁大牙的意见颇多,尤其是江古碑、李文彬在“纯洁运动”中想借此机会除掉梁大牙,因张普景的态度不明朗,不赞同这样对待自己的同志,此事便没有进行下去。事实上,李文彬成了革命的叛徒,江古碑借“革命”迫害一大批同志。江甚至对张普景下手,使后者被迫害致死。正是印证了梁大牙的一句话,好人就是好人,放在哪里都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无论在哪里都是坏人。对待在“纯洁运动”中迫害自己的同志,梁大牙表现了极大的胸怀,对一切既往不咎,努力团结同志,而江、李依旧对其穷追猛打,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表现梁大牙成熟的同时也证明一点,不是所有的革命者都是好同志。

小说更能让我们思考的是梁大牙与东方闻音的爱情。我承认,这段爱情看似是平淡无奇的,没有琼瑶、海岩小说中的浪漫场景,也没有缠绵的话语,淡淡的,却沐浴一场桂花雨。爱情不是青春小说,不会常常有白马王子出现。当我看过了东方闻音与梁大牙的爱情,能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这要从故事入手,起初东方闻音对梁大牙是反感的,梁大牙粗鲁无知,口中常对她说肉麻的话,闻音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她不止一次对梁大牙发火,她内心是瞧不起梁大牙的。她坚决认为自己不可能爱上梁大牙。后来梁大牙因为闻音的反感开始收敛,在闻音的建议下开始端正自己的品行,以求符合闻音所提出来的标准。梁大牙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以后开会的时候发言也条理分明了,闻音开始欣赏梁大牙来。后来在“纯洁运动”梁大牙被关押,生命悬于一线时,闻音为他奔波,听了梁大牙慷慨激昂的话,受到了很大的感触,他感觉现在的梁大牙已不是以前的那个梁大牙了,他有了深刻的政治觉悟,现在闻音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纯洁运动”结束后,梁大牙在战斗中屡建奇功,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家,而且他更关心和爱护东方闻音了,他说他宁要东方闻音陪在左右督促他,也不要用她来换一个师,这表现了梁大牙对闻音的充分信任,闻音留下了感动的热泪,她心中的那扇窗户为梁大牙打开了。由于组织任务,闻音不得不离开梁大牙,他们俩最后分别的场景感人至深。不幸,闻音牺牲了,他们的爱情刚刚开始就要结束。梁大牙沉默了,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或许他自己也没意识到这就是他的爱情,他和闻音共同的爱情。东方闻音在梁大牙的成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梁大牙以后还深深眷恋着,时常回忆起这段往事。

他和她的爱情是伟大的爱情,我曾一直固执地认为,一见钟情不是爱情,真正的爱情是需要双方互相认知和理解,重要的是能够经受时间、空间的考验,无论身处何方,心里总能牵挂着一个人,彼此呵护,彼此关心,像爱自己一样爱对方。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彼此双方的欣赏到达了极致所催生的。可遇而不可求,有时我们所要做的是守护彼此心中的天堂。我自己写小说的时候也要涉及这一问题,由人在亲情、爱情、友情中的表现来了解我所塑造的人物完成自我救赎的能力,这也是小说不变的主题。我常常试图通过我的笔来诠释那种情感,力求写得真切,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接下来我思考的就是这个严肃的话题—革命。这似乎是当今中国人所敏感的问题,官方对历史的真实更是讳莫如深,颇有谈革命色变的情形。今天我想找一部有关革命高层政治的电视剧,可怕的是,一部也没有。而那些反映抗战的,国共内战的却层出不穷,不能不说是广电总局的“功劳”。无限歌颂我们伟大的领袖成了国人的必修课,这本无可置疑,可一味回避革命研究确实是一个问题,一块新中国政治的伤疤,大家心照不宣地在这个问题上沉默。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的话却是真理。中国人民伟大惯了,中国人民骄傲惯了,中国人民热血沸腾惯了,对于曾经的阴影闭口不谈,俨然革命已成为某些人的遮羞布。八年抗战历史书洋洋洒洒,十年革命历史书几笔带过。关于革命的探讨,这里篇幅过长,我以后将专门做专集回顾这段历史,这里暂且不提。

这里就小说的内容展开,张普景是真正的革命者,虽然他对梁大牙有很大的意见,但那都是可以放在桌面上谈的,他原则性强,斗争凭真凭实据,不暗地里整人。在江古碑的逼供下,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愿捏造罪名攻击梁大牙,表现了革命者应有的风度,直到被迫害致死。他自己说过,那斗争是同志之间的斗争,不是敌人之间的斗争。他,铮铮铁骨,令人动容。梁大牙的成长离不开张普景的督促,他们互相成就了伟大的友情。张普景的高风亮节值得现在的共产党员学习,和阿谀奉承,左右逢源说不,表现出崇高的原则性,那样中国政治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内心的一股股波涛汹涌而至,梁大牙的成长经历给了我精神上的鼓舞,读一读《历史的天空》吧,你还会有怎样的一个明天!

《历史的天空》读后感篇3

《历史的天空》的主人公逃避日军追杀到凹凸山投奔国民党军,闯进了八路军的根据地,在他犹豫的时候,一个青年女八路的及时出现,改变了他脱离八路军投奔国民党军的念头,就这一步,姜大牙从此就走向了战争和政治,并在其对立面、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张普景等人的斗争、磨练和帮助下,逐步显示了优秀的品质和卓越的智慧,由一个不自觉的匹夫之勇成长为一名足智多谋的指挥员,最终修炼成为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斗争艺术的高级将领。作品营造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大约是在以安徽六安地区为中心的江淮之间,抗日战争时期,那里曾经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活动区域的结合部,因此那里的战争形势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作者采取的是虚虚实实隐隐约约的写法,实时实地,虚人虚事,因为“实”而具有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意义,因为“虚”而顿生空灵洒脱,作品写得既显磅礴大气,又有诗情画意。从人物分析入手,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主要特点:

首先,撇开一切社会文化的依附,让人格以原生状态登场。把人当人来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在长期以来的创作实践中,由于传统文化或某些功利的驱使,我们并没有把人当人来写,而是把他概念化或者神话了。近年,在我们熟知的众多的中国战争小说里,人物往往一出场就是较为成熟的指挥员,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干都达到了相当水平。而《历史的天空》则反其道而行之,主要角色姜大牙是以不太光彩的形象露面的:订了亲的媳妇因为厌恶他不愿意嫁给他而宁肯上吊自杀。逃脱日军追杀后,在八路军的营地里蹭了几碗萝卜炖肉白米干饭,吃饱后又看不起游击队的破枪,老是算计要到国民党军队去“混个团长司令干干”。即便最后留在游击队里,动机既不是为了抗日,也不是为了革命,而是因为门口出现了年轻漂亮的女八路----东方文英,这才脑子一热,冲口而出:“也好,这个八路咱就先当着试试。”早期姜大牙的人格基础,得益于传统文化的熏染,他把大戏里的一句唱词半生不熟地吞进了肚子:生当啥鸟毛杰,死做啥卵子鬼。他从民间唱戏里知道了岳飞和文天祥。参加革命之前他无疑是个草莽英雄,参加革命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他还是一个草莽英雄。一方面,他在战斗中屡建奇功,一方面又经常暴露出个人英雄主义、本位主义、小农意识、刚愎自用等等毛病。在他的身上,集中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军人的许多突出的优点和缺点。但难得的是,他的优点大于缺点,缺点无伤大雅,优点至关重要。姜大牙虽然是误入革命阵营的,但几十年后,他成了成熟的、成功的革命者,而那些当初抱着革命理想、满腹革命理论、一看见姜大牙就想摸枪的“正宗的布尔什维克”,除了叛变和变质的(如李文彬和江古碑),只有极少人(如张普景和窦玉泉)勉强能够跟上姜大牙的步伐,而且最终都成了姜大牙的生死之交甚至是追随者。这种命运变化的巨大落差,注定了作品广阔的创作空间,拨开政治的、乃至民族文化的浮土,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去考究那时刻人物的真实心理和微妙变化,塑造出丰满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同时,由于不避讳姜大牙最初的非革命动机,因而可以从容地揭示革命阵营内部的人格对比、较量、演进和认同过程,也这就使得作品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引人入胜。

其次,让大环境成为人物的舞台,让小环境成为人格的炼狱。刚刚参加抗日队伍的姜大牙,既谈不上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也谈不上有革命的目的。他跑到凹凸山是因为无家可归,参加队伍是为了糊口谋生。但是,游击队的领导人杨庭辉却从这个莽汉的身上看到了亮点:有正义感,不怕死。这就足够了,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要有这两点,参军就可以当连长。显然,杨庭辉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信仰的象征,他对于姜大牙的调教和使用,看似离奇,却不出格,显露了超凡绝伦的艺术。一方面是杨庭辉力排众议始终重用姜大牙,一方面是张普景等人坚持不懈地控制并且始终想除掉姜大牙。耐人寻味的是,杨和张的出发点都有其正确性。姜大牙在战场上确实出尽了风头,但是离开战场,他又确实有许多非革命的行为,譬如勒索新战士的新鞋,打骂顶头上司,打了胜仗让战士用担架抬着他行军,追撵调戏地方女干部,私自带队闯进敌占区为其干爹拜寿,等等不一而足,倘若按照严格的标准,委实杀不足惜。但杨庭辉不这样看,他有一句经典的说法:非常时期用非常之人,我们共产党石头都能炼成钢,未必就改造不了一个姜大牙?正是由于姜大牙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和非战争状态下暴露出来的人格缺陷,也由于杨庭辉和张普景对于姜大牙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重用和扼杀,反复冲突,使得作品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第三、用情感构建的河流,作为洗礼人格的温床。姜大牙的爱情史是他人格发展史的一条重要辅线。参加革命之前的姜大牙对于女性的追逐,可以用本能来解释,但是,自从东方文英出现以后,一个崇高的概念“爱情”这两个字开始注入到姜大牙的生命之中。东方文英是在关键的时刻出现的关键人物。她始终用一双纯净的、善良的、信赖的目光看待姜大牙,这反而使姜大牙在困惑中收敛了鲁莽,不敢轻易造次。她的武器就是她的坦诚和美丽。在两性关系上,姜大牙因她的无邪而无为,因她的纯净而纯朴,因她的美丽而美好。姜大牙从最初握着她的手不放,到别有用心地要求她和他一起到陈埠县大队并肩战斗,再到尊她为师,直至后来发展成为真正的爱情,生离死别石破天惊,上演了一场崇高的爱情绝唱。当初杨庭辉之所以冒险派遣派她同姜大牙“并肩战斗”,不排除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以柔克刚的意思,但姜大牙在东方文英面前表现出来的多情乃至于柔情,却是杨庭辉始料不及的。这大约就是“以柔克刚”的效力。姜大牙在一跃成为军分区司令员之后,毫无往常升迁之后喜形于色的表现,居然蒙头大睡,声称心里难过。你可以为他设想一百个难过的理由,但你很难想到的是,他难过的是自己没有文化,为没有文化而在东方文英的面前热泪长流。就从这一天起,姜大牙(此时已改名姜必达)从一个匹夫之勇向着一个成熟的文兼武备的军事指挥员的目标迈进了。而他在与东方文英分别那一刻,体现出来的柔情和克制,以及生死别离时的暴怒和颓废,也能体现出他那有血有肉的男人气概及对爱情的渴求。

第四、境界的升华,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出一个成熟革命者洞察社会的心境。姜大牙当军长后在革命期间被打压,发配在农场改造,他练字时和陈默涵探讨的关于“我”字的箴言,我认为是全书的点睛之笔,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和信仰这段话。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找来找去就是找自己那一撇,那一撇是什么呢?对于商人来说,那一撇是金钱,对于政治家来说那一撇是官位,对于男人来说那一撇是女人,对于女人来说那一撇是男人,对于军人来说那一撇就是对手,找到对手找字就成了我。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我的那一撇是什么,我一直在寻找什么?

历史的天空,把我们从硝烟弥漫的年代带入和平岁月的今天,细细品来,在津津有味的同时不禁感慨主人翁的成长与成熟,也对自己以后的人生给予照亮,因为有一种东西始终打动我,那就是人格的力量。

《历史的天空》读后感篇4

带着功利心看了徐贵祥的着作《历史的天空》,因为我想了解一下党内部的斗争历史而又不愿去读刻板的史书记载,还想了解一下一个农民出身的小人物是如何当上共和国将军的。

看了很多宣传,都说这部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有血有肉,对斗争把握的很得当,就拿了书(不愿看电视,因为电视中往往看不出人物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花了三天时间,仔细的翻了个遍。看完,没有失望。

剧情介绍就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搜到处都是,而且我也不太喜欢挑作者着书的情节上的毛病,更希望和期望于从中学到点什么,以便对于今后自己的发展有好处。

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确实出了不少像梁必达一样的英雄,出身卑微,英勇善战,敢于动脑,善于学习。从一个泥腿子成了一个不仅知书达理而且有勇有谋的共和国将军。从他身上,在战争年代的他身上,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深思一下。

第一、不要做“乖孩子”。从小时候就被灌输要当“好孩子”,要乖,听话。但是我发现“乖”的大多将来是没有很大出息的,反而“不乖”的、淘气的,却都弄出了名堂。

尤其是男人,没有点野性和不羁,娘们唧唧的,确实难成大事。当然,如果执意做一介书生者排除在外。从这个小说中再一次强调了这一点,梁必达从小就是带点“流氓”的草莽习性,而这个习性也铸就了他的成功,按他的逻辑,人善被人欺。所以,不要过于善。

第二、把思考当成习惯。我觉得这也是这位主人翁的特点。从店铺的伙计出身,到大队长,到副司令员,再到司令员,这位主人翁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善于学习,而且爱动脑筋,凡是都要弄个清楚,整个明白,而且愿意自己亲手试试。这是非常好的,也是他为什么能从屁话不会讲,到说话分条条框框,再到会外交礼节,这个会思考的习惯,是他日后成功的桥梁。

第三、韬光养晦。这不是从他身上学到的,是从窦副司令员身上看到的,这个人物不简单,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搞倒他,党内斗争他稳坐交椅,革命没怎么革住他的命。“张克思”是一个反面典型,为人太较真,太原则,虽然得到人的好评和尊重,但是终究要吃亏。

但“张克思”身上的为人正派是值得人学习的,一辈子做事光明磊落。这梁必达学了一辈子终于学会了这个道理,他也阴险过,也冲过,但最终还是正派和稳重让他成了气候,甚至开始不动声色的办事,确实让人佩服。

第四、跟对领导。梁必达刚开始不是投奔共产党来的,而是投奔国民政府的,虽然因为东方闻音的缘故使得他奔了八路军,但他始终都得到了杨庭辉司令员的信任和重用,这或许是最重要的。如若他跟错了领导,估计可能就是另外的生涯了。

《历史的天空》读后感篇5

很多事情我们从未经历过,便永远感觉不到这种记忆,疼痛的,亦或是温馨的。

人的一生背负的太多太多,也许我们就是陪伴着这些使命走到最后的。从起点到终点,又慢悠悠的回到了起点,历尽了沧桑,回首往事,看着自己一路走来脚下那个深沉的脚印,我们才会明白这就是成长。

我以为我不会哭,可是当东方闻音死的那一刻我却还是留下了眼泪;我以为我不会再气愤,可是当梁大牙被江古碑陷害,张普景惨死,我满腔的热血聚集在身体的某一部位,蓄势待发。

梁大牙的一生,都是在为革命而奋斗着,一开始他什么都不懂,而且大大咧咧,脏话连篇。按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没素质、没文化、低俗。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谱写了历史的新篇章,他很聪明,学的也很快,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打了几年的战,人也慢慢地变得成熟,懂得去聆听他人的想法。应为他知道他和那些人的初衷都是一样的,都是革命。一个人一辈子的路是用脚坚定的走下去的,而在走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人,这些也许是你一生的朋友,又或许是你一生的敌人。每个人都是一匹千里马,只是等待伯乐的出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遇见杨庭辉、王兰田是大牙人生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一种信任,所以他们彼此互相尊重,而这种信任,经过时间的洗礼,依旧和当初一样光彩照人。然而推动大牙向前的,却是那个曾不谙世事的小女生,东方闻音的出现是大牙一生的幸福,他以前不懂爱,只是想占有,可是对东方闻音他却是宠着她、捧着她,一心对她好。古典诗词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也许就是这种感觉吧。爱是什么,爱就是当他遭人陷害的时候,她能握紧他的双手对他说:“我相信你。”我以为他们会支撑着彼此走到最后,可是结局又是什么,是两个相爱的人阴阳相隔。他们明明已明白了自己的心,可是却终究没有在一起。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被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摧残那残留在战火中的一曲凄凉的悲歌。东方闻音说:“告诉梁必达,我是爱他的,我爱梁必达,也包括梁大牙。”是的,她爱的不仅是那思想高度觉醒的梁必达,也爱那粗鲁的、脏话连篇的梁大牙。我哭了,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总喜欢打击读者的心灵。再后来,大牙娶了安雪梅,说实在的我有点气愤,为什么他要娶安雪梅,却只因他那句:“我这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东方闻音”而融化于心。

遇见张普景可以说是大牙这辈子最大的荣幸。他总是反对大牙,因为他对大牙有误会,知道大牙的思想开始觉悟,懂得了谦让与忍耐,,张普景对大牙的看法才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他没有故意找茬,他只是有些固执了,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那便是真诚,历史的更新往往出现很多弊端,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像张普景那样讲真话,一生光明磊落呢?时代的进步改变了多少人的本性?虚伪的荣华又害惨了多少人呢?我只能说我很心寒。

其实这本书我最在意的是高秋江,一开始的出场便是冷艳。我以为她只是一个单纯的冷美人,可是她背负的却是那份深到骨子里的痴情。思绪又回到了那一年,莫干山去接高秋江,却因一场暴风雨而阻断了前进的道路,秋江和莫干山的背上问他想不想娶她,两个纯真的少男少女不知情为何物,到了最后却还是分离。他不会明白她的心其实更痛,爱上了就是爱上了,而现实和梦境的距离却永远隔着一个天和一个地。“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啊。他可以愤怒地夺门而出,她可以走得坦荡,可是她呢?留在原地苦苦地等待,时间是一种烈性的毒药,让女子失去青春,沧桑了容颜,而那颗心却始终无法割舍爱恋,我笑她傻,却又为她在等待的途中所经历的一切而默默哭泣!突然想起了一首歌:“谁让你心动,谁让你心痛……只是女人容易一往情深……”依稀记得那个白雪皑皑的傍晚,她靠在他的怀里诉说着那潸然泪下的往事,时间是一种神奇的解药,释然了两颗伤痕累累的心。他们的一生经历的太多太多,我想对于莫干山来说,死也许是一种解脱吧。

其实我一直很纠结他们要不要在一起。理由有二,一是近亲结婚是不被世人所认可的;二是他们爱的太苦,任何一个感性的人都希望他们能在一起。那一世,我看见一个身着旗袍的女子,在等待中度过了一生。但愿来生他们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呵呵。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要学会成长的,只是我们不知道成长会让我们失去什么。而且没有磨难的成长不会幸福。周国平也说过:“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罢了。”微笑是成长的最高境界。

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待事物的心态也不一样。但是不要忘记了,在历史的天空下,有一个男子用自己的一生证实了一个真理:即使天空是阴晦的,人也能成长。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2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