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寶寶感冒了怎麽辦?
健康咨詢描述:
前幾天我自己感冒了,吃了點藥也就好了,但是我好了,我兒子被我給傳染了。現在他一直在流鼻涕,但是也沒有發燒。我用了很多偏方寶寶也沒有好轉,今天去醫院給寶寶看病醫生開了一堆的藥,可是到現在寶寶的病還是沒有好轉。
健康問答/932℃/2025-07-02 05:22:35
病情分析、指導意見及優質解答:
小兒感冒比較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熱、流鼻涕、鼻塞、咳嗽等,有的時候可能還伴有嘔吐和輕度腹瀉的症狀。特別是周歲以內的患兒全身症狀重,多為高熱、不吃奶,甚至還有抽風等。看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十分著急。那麽,該怎樣給患兒合理用藥,以下幾點來給大家參考下。 (1)不要急著給孩子退熱。不急於給小兒退熱有幾方麵的原因: ①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低熱或中熱都是有利於小兒成長發育的。發熱它隻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 ②不到高熱不用藥。體溫達到39度以上就必須用藥,而且刻不容緩。高熱持續過久,可使身體的許多重要功能失調;由於氧氣和營養素消耗大而加重心髒血管的負擔;大腦興奮過度而導致高熱驚厥或過度抑製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亂;抵抗力減弱,合並肺炎等。 ③退熱藥副作用大,非萬不得已不用。無論是撲熱息痛、複方阿司匹林(APC),還是其它五花八門的退熱藥,都離不開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來合成。因此,退熱藥都有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壞食欲,使胃潰瘍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腸長期少量出血並由此而導致缺鐵性貧血;引發血液疾病;損害肝髒和腎髒;嚴重過敏反應者,表現為剝脫性皮炎合並肝腎中毒而致死。 ④可酌情采用物理、藥物降溫。 (2)合理用藥:小兒感冒不要隨便使用抗菌素,應選用一些抗病毒藥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 (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①服用抗病毒藥物後仍不退熱時。 ②防止6個月以下月齡嬰兒發生繼生性細菌感染。 ③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 ④經常患扁桃體炎者。 ⑤出現氣管炎(咳嗽、膿痰)或肺炎征象者。 (4)應用抗病毒藥、退熱藥、抗菌素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太久。 ②多喝開水,促進藥物的吸收與排泄。 ③3歲以下小兒肝腎尚未發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撲熱息痛。 ④小兒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熱類藥過敏史者,勿用退熱藥。
(特別聲明: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及藥品推薦,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本站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