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表萎縮性胃炎該怎麽治?
健康咨詢描述:
我今年58歲,胃病20年,10年前胃鏡顯示“淺表性胃竇炎”,兩年前胃鏡顯示“反流性胃炎,胃竇部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前不久胃鏡提示“淺表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杆菌曾經陽性,吃三聯抗菌藥後轉陰。
健康問答/614℃/2025-06-25 02:53:04
病情分析、指導意見及優質解答:
胃食管反流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正常人會出現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反流物可很快被清除,不會損傷食管黏膜,無需治療。若反流頻繁,不能及時清除,酸性消化性胃液及胃蛋白酶、膽汁、胰液就會損傷食管黏膜,引發食管炎甚至食管狹窄。患者會出現泛酸、燒心、吞咽疼痛、吞咽困難等,夜間反流還可引起咳嗽、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內固有腺體萎縮甚至消失,代之以化生的腺體,包括腸上皮化生和假幽門腺化生。有的病人無明顯症狀,有的出現上腹部脹痛、食欲不振、噯氣等不適。治療上可選用硫糖鋁、施維舒、麥滋林等保護胃黏膜,如果您感染幽門螺杆菌,應進行抗菌治療。
(特別聲明: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及藥品推薦,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本站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