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性腸炎
健康咨詢描述:
患者性別男患者年齡:55主要症狀:拉稀每天數次發病時間:40天左右化驗檢查結果:黴菌性腸炎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治療十天服了大蒜素和雙歧杆菌不見任何效果
健康問答/230℃/2025-07-03 07:47:23
病情分析、指導意見及優質解答:
黴菌性的腸炎因感染菌種的不同,治療上應用的藥物亦不相同,結合自身真菌培養結果和自身身體狀況合理選用藥物,在未明確診斷前可以試用廣譜的抗真菌藥物,但應注意結合自身身體狀況,此類藥物多副作用較大. 黴菌性腸炎多發於營養不良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的小兒,常伴有鵝口瘡.大便次數增多,每日3~5次,少數可達10次,為黃色稀便,泡沫較多,帶有粘液,有時可見豆腐渣樣細塊,大便鏡檢可見真菌抱子和菌絲,糞便培養可有真菌生長.病程多遷延,治療也比較麻煩.治療黴菌性腸炎應采用以下方法. (l)立即停用所有廣譜抗生素. (2)服用抗黴菌藥物.如製黴菌素每日5~10萬/千克體重,分3次服;克黴唑每日20~60毫克/千克體重,分3次服,其副作用有胃腸道反應,偶可有手足麻木,白細胞減少等;龍膽紫每日 l~2毫克/歲,口服,伴有鵝口瘡患兒先用3%蘇打水漱洗口腔後,再用1%龍膽紫塗口腔,每日2次,一般治療2~3天可痊愈;克黴靈每日20毫克/千克體重,分2次靜脈滴注. (3)調整腸道正常菌群藥物.如回春生每次 l~2粒,每日3次,口服;米雅每次0.5~l克,每日3次口服;乳酶生每次0.3~0.9,每日3次日服.還可服用葉酸,培菲康,促菌生,媽咪愛等. (4)支持療法.伴有營養不良兒要加強支持療法,可少量輸血漿或入血白蛋白,小兒氨基酸,小兒脂肪乳等.伴有貧血者可反複少量輸鮮血. 成人可參照治療.
(特別聲明: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及藥品推薦,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本站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