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智慧牙容易位置不正?智齒冠周炎有什麽危害?
健康問答/561℃/2025-06-11 06:32:43
病情分析、指導意見及優質解答:
智慧牙,俗稱“智齒”,是最靠近咽喉的牙齒,一般在17歲左右萌出。智齒是“用進廢退”的生物進化論中的一個極好的例證。隨著人類的演進,食物逐漸精細,頜骨發育不足,智慧牙作為人一生中最後萌出的牙,缺乏足夠的空間容納,常導致位置不正、無法正常長出,醫學上稱為“阻生牙”。對於正常萌出且有咀嚼功能的智慧牙,可以保留和保護。而位置不正的智齒,通常不具備咀嚼功能,屬於“廢用牙”。這種牙齒容易咬傷頰黏膜或對頜牙齦,誘發冠周炎或齲齒等,需盡早拔除。阻生智齒表麵覆蓋的軟組織(俗稱“牙肉”)容易感染而發生智齒冠周炎。智齒冠周炎多發於17-25歲的青年,在口腔衛生維護差、局部牙肉創傷過重、勞累過度致身體抵抗力下降時容易發生。智齒冠周炎多發生在下頜,上頜甚少見。智牙冠周炎常急性發作,在其早期,患側咽喉旁軟組織脹痛不適,進食、咀嚼、吞咽、開口活動時,疼痛加重,如同感冒的症狀。如病情繼續發展,可以出現患側的麵頰腫脹,局部可呈自發性跳痛或耳顳部出現反射痛。炎症繼續發展,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甚至出現“牙關緊閉”,導致不能進食、咀嚼和吞咽。如冠周炎未被控製,炎症可蔓延或擴散,引起鄰近組織的感染,出現嚴重的並發症,這種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尤其是懷孕期的婦女,由於體內激素改變,又要避免使用藥物治療,發作更為頻繁和嚴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對位置不正的智齒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智齒冠周炎帶來更多的損害。
(特別聲明: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及藥品推薦,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本站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