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搶救心髒驟停的病人?
健康問答/272℃/2023-09-16 22:07:31
病情分析、指導意見及優質解答:
當病人發生心髒驟停,腦血流量急劇減少直至被中斷,但由於剛發生心髒驟停時,腦中尚存少量含氧的血液,所以即使病人已經出現意識喪失,仍可通過刺激呼吸中樞,使病人出現斷斷續續的呼吸(呈歎息樣或短促痙攣性呼吸)。不過,腦內殘存的含氧血液能夠支撐人體生命的時間很短,心髒驟停發生後,大部分病人將在4~6分鍾內開始發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後經數分鍾過渡到生物學死亡。如果病人能在關鍵的幾分鍾內得到正確的心肺複蘇和盡早除顫,就可以躲過死亡之劫。專業的急救人員將急救分為四步,簡稱“4E”,即EArly ACCEss(早期識別求救)、EArly CPR(早期心肺複蘇)、EArly DEfiBrillATion(早期電除顫)、EArly ADvAnCED CArE(早期高級生命支持)。這四步中,有些是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做到的。早期識別可以根據病人的呼吸來判斷,從而撥打120呼叫專業人員進行急救;早期心肺複蘇的步驟如下:一旦確定為心髒驟停,立即放平病人,啟動基礎生命支持措施:首先立即嚐試捶擊複律:從20~25厘米的高度向胸骨中下1/3段交界處捶擊一至二次,部分病人立即複律;若未能恢複脈搏和呼吸,不應繼續捶擊。暢通呼吸道:一手置於患者前額使其頭部後仰,另一手的食指與中指置於其下頜骨近下頦或下頜角處,抬起下頜,使下頦尖、耳垂與平地垂直,暢通氣道,並清理口腔異物,包括假牙。人工呼吸:在保持氣道通暢後,術者以置於病人前額的手捏緊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氣後,將自己的口唇貼緊病人的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氣,直至病人胸部上抬。口對口吹氣與胸外心髒按壓的比例為2:30,即每做2次口對口吹氣後,立即做30次胸外心髒按壓。無論單人或雙人操作均為2:30。心肺複蘇操作開始的第1分鍾後檢查一次生命體征,主要是查看頸動脈搏動及瞳孔的反應,以後每4~5分鍾檢查一次,每次檢查時間不得超過10秒鍾。如此反複進行,觀察按壓效果,待急救人員趕到,再進行後續的搶救治療。胸外按壓:患者應仰臥於硬板床或地上。按壓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處,兩手背平行重疊緊放於按壓區,兩手指相互扣鎖或伸展,不應接觸胸部。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深度:標準體重的成人患者應為至少5厘米。
(特別聲明: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及藥品推薦,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本站內容僅供參考!)